本次论坛由中国外交部资助,中国社会科学校“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与我校联合主办,我校中东欧国际商务研修学校承办。来自捷克、阿尔巴尼亚、波兰、马其顿、克罗地亚、斯洛伐克、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波黑、匈牙利、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13个中东欧国家的智库专家和高校代表,中国政府、高校、科研单位的代表共计40余人以及我校教师代表和会计学校部分学生参加。
会议现场
纪良纲致欢迎辞。他对我校总体情况进行了介绍,对学校中东欧国际商务研修学校成立以来所做的工作进行了详细讲解。他指出,中东欧国际商务研修学校致力于培养中东欧国家的“中国通”和中国的“欧洲通”,以加强智库建设和促进地方政府与中东欧国家合作为宗旨,自成立以来在促进“16+1”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东欧国际商务研修学校将进一步为“16+1”合作提供智力支撑,为促进河南省地方政府与中东欧国家间的智库交流和人文相通发挥作用。
刘作奎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合作的重要一年。智库交流与合作也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他表示,期待有越来越多的院校与学者参与到智库建设中,为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合作建言献策。
本次研讨会主要围绕如何促进新型智库建设,推动河南深度参与“16+1”合作主题展开。会上,刘作奎作主题演讲;波斯纳国际银行主任、波黑前驻华大使阿梅尔·科瓦切维奇,捷克科学校哲学所全球研究中心主任马克·赫洛波克,匈牙利雅典娜地缘政治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维克多·伊斯特汉,波兰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帕翠莎·彭科夫斯卡,西交利物浦学校高级研究员拉甘•帕夫利谢维奇,上海对外经贸学校中东欧研究中心副主任尚宇红,我校中东欧国际商务研修学校马晓云博士等分别发言。
与会代表就河南省乃至全国与中东欧国家在智库建设和政治、经贸、人文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中所取得的进展、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认为持续沟通交流合作是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共赢的必由之路。各国应加强智库建设,为促进中国与中东欧沟通交流发挥作用。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河南省与“16+1”合作发展势头良好,前景乐观,未来双方应进一步扩大开放度和透明度,推动人文交流,促进双方的合作水平全面提升。(撰稿:中东欧国际商务研修学校 刘海云 摄影:张伟)
|
|
|
版权所有©洛阳经济专修学院 |